韓流襲台,不少國內青少年希望整成「少女時代」的美少女,或「東方神起」的花美男。為抑止整形歪風,衛生福利部美容諮詢委員會日前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達成初步共識,除了血管瘤、巨大黑色素痣等幾項足以影響外觀的醫美項目,其餘侵入性醫美處置均不可用在未成年人。

動刀前 7天思考猶豫期

整形外科醫學會還建議,想動整形手術的消費者在術前可擁有七天「思考猶豫期」,以阻止衝動型消費行為。如果違反相關規定,執行醫美處置的醫師恐將面臨懲戒及罰款。

新制上路後,即使監護人簽字同意,未滿18歲的青少年仍不得接受侵入性整形手術,連最普通的割雙眼皮、眼袋等手術,都必須等到年滿18歲後才能動刀。

衛生福利部預計7月底召開第二次美容諮詢委員會專家會議,屆時將做出決議。醫事處處長李偉強指出,目前傾向以正面表列方式,列出青少年可以整形的項目。

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、成大整形外科主任李經維指出,建議開放青少年整形的項目都屬於顏面重建範圍,包括血管瘤、太田母斑、巨大黑色素痣及眼耳鼻喉缺損等。

禁隆乳、隆鼻、割雙眼皮

李經維強調,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處在不穩定狀態,實在不適合接受醫美整形。經過專家討論後,除了原先較有爭議的隆乳、隆鼻、抽脂等重大侵入性手術外,就連雙眼皮、眼袋等較簡單整形手術也在禁止之列。

李經維認為,醫美手術本身屬於沒有醫療必要的消費,而未成年人容易被煽動,一旦受到諮詢師、美容師的暗示,就可能衝動「消費」。歐美先進國家早已明文限制未成年人不得接受醫美整形手術,反觀國內醫事法、醫療法均無規範。因此,整形外科醫學會希望透過正面表列方式,來杜絕亂象。

醫師把關 父母幫踩煞車 李經維無奈說,為了漂亮,不少小女生做美甲、接睫毛,而門診也有家長陪著孩子就醫,希望透過整形手術讓孩子變得更美更帥。但青少年仍在發育階段,父母應幫子女踩煞車,醫師也應負起把關責任。

女鞋特賣會在http://lovely.hottieinfo.co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ace gi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